一、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,這句話應該很多人都聽過,這句話好像現在不怎麼用了,為什麼?一方面是老人的錯誤開始越來越多,這句話的適用性越來越小,另一方面是老人的話語權越來越少了。想不到吧?還有這第二個原因。很多人理所當然地認為,這句話永遠會被傳頌,那是因為現在的年輕人 “當權” 之後,也自然成為了中老年人,於是也會自動去維護這句話的絕對統治地位。但社會的變化讓你我都無法預計 —— 不好意思,社會上真正有聲音有力量的,從最初 70 多歲的村長、族長,到 50 歲左右拿著資源的中年人,到現在是 30 多歲的社會中堅勞動力,今後的時代,可能會到 20 歲左右天馬行空特立獨行的年輕人。
二、未來大家在元宇宙裡的時間會遠大於現實世界,元宇宙裡的權力比現實世界重要得多,而元宇宙裡都是 web3 身份,你甚至無法對應到線下實體,於是你有再大的物理權力,也無法對元宇宙權力中心進行肉身毀滅。而這個權力中心,是人們真正用腳投票出來的。所以未來你在現實中當官其實沒什麼用了,因為現實世界的比重是在萎縮的,大家的價值觀都會被重塑,真正有權的是在跨越國別、跨越種族的地方,當一個真正有影響力的人。
三、時代越早,老人的經驗越有用,因為社會的形態變化越慢。你想像一下在某個朝代,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,幾乎不會經歷任何技術的進步,生存智慧也不會變化,兩斤白酒二兩牛肉的店從爺爺傳到孫子,不會有任何變化。那麼爺爺告訴孫子,這個店要這樣開,官爺那邊要這樣打點,幾乎是不會錯的,這叫 “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”。可現在呢?爺爺還在那兒正常招攬客人,孫子直接用大眾點評引來一波人,小紅書種草一波人,還開通了美團外賣,營業額翻倍,爺爺直接傻眼;爺爺才剛學會使用微信,感歎終於跟上了時代,孫子說有個東西叫 chatgpt…… 這個時代,老人的經驗起的幾乎都是反作用,因為老人的經驗代表了舊想法,而舊想法舊模式舊工具在這個時代,幾乎是 “錯誤”、“低效” 的代名詞 —— 從給孩子選專業,到給孩子挑對象,再到給孩子安排工作,建議投資決策,哪一項是老人能說得對的?
四、現在的互聯網上有那麼多優秀的、成功的人,在輸出更好的知識,你為什麼還要聽你沒成功的爸媽給你的建議?” 現在早已不是 “不聽老人言,吃虧在眼前”,而是 “跟老人反著買,別墅才能靠大海”。世界在飛速變化,誰能使用最新最高效的工具,誰就能活在別人前面,而這幾乎就是為更年輕的人量身定做的。都說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叛逆,那當然了,因為老人越來越錯誤,又有誰會去尊重總是錯誤的人呢?以前父母是神,父母的經驗能讓孩子感歎到 “他們什麼都懂”,而現在父母的認知和具備的知識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已經罩不住了,孩子自然要去尋求更強大更優質的信息源。
五、未來一定屬於有最大話語權的那一批人。哪一批人?首先是人數要多,其次是對社會的影響要最高效。鑒於當下年輕人越來越低的生育率,推測這一代的年輕人,可能會是不遠的未來最有話語權的一代。這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模式、喜好,將全面決定了未來社會的發展方向。單身、獨居、養寵物、一人食,這些就是當下年輕人的趨勢,也是社會的整體趨勢。現在還有很多老年人在那兒催婚催生,還以過去的經驗來教導年輕人說你以後老了會孤獨,會被護工欺負,會這個那個。這是非常傲慢的,你不能說他們不是好心,但社會結構變了,知識就得迭代。商業和技術只會為最有話語權的人們服務,因為最有利潤。未來的養老服務一定是非常非常貼心,競爭非常非常激烈的,可能比現在的五星酒店還要好得多,幾個差評就能讓一家養老院倒閉的那種;未來的孤獨也一定會有 AI 陪護機器人來解決,這些都完全不是問題,大家甚至會覺得跟 AI 交互的體驗遠好於跟真人,自此,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大的必要在一起了,不管是親情、友情、愛情,所有觀念都會被重塑,你說你以現在的視角、現在的社會組成結構去看未來,你在看的是什麼?
六、人必須要有未來視角,不要總是在每一種東西快結束的時候,才衝進去搶熱乎的。所以自己的事情還是自己做主,尤其是年輕人,你們有知識有能力,又有那麼多好的信息源,要學會相信自己,相信自己所處的時代,相信整個世界都會為了賺你們的錢,拼命地討好你們,只要你們拼命賺錢,一切都無需焦慮,一切都會朝著你們期待的方向發展,這才是真相。